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
攜手港澳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
——學習貫徹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
經中央批準,2019年2月18日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正式發布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,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,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、親自部署、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,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,也是推動“一國兩制”事業發展的新實踐。這既是新時代廣東肩負的重大政治使命,也是推動我省進一步深化改革、擴大開放的重大歷史機遇。
一、基本情況
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、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、深圳市、珠海市、佛山市、惠州市、東莞市、中山市、江門市、肇慶市(以下稱珠三角九市),總面積5.6萬平方公里,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,2017年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,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、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,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。
二、重大意義
●打造粵港澳大灣區,建設世界級城市群,有利于豐富“一國兩制”實踐內涵,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,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,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;
●有利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,為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;
●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改革、擴大開放,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,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臺;
●有利于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通過區域雙向開放,構筑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;
●有利于深化我省與港澳合作,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,推動我省在實現“四個走在全國前列”、當好“兩個重要窗口”進程上邁出更大步伐、取得更大成就,在新一輪發展競爭中贏得先機、取得優勢。
三、基本原則
●創新驅動,改革引領?!駞f調發展,統籌兼顧?!窬G色發展,保護生態?!耖_放合作,互利共贏?!窆蚕戆l展,改善民生?!瘛耙粐鴥芍啤?,依法辦事。
四、戰略定位
●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?!窬哂腥蛴绊懥Φ膰H科技創新中心?!瘛耙粠б宦贰苯ㄔO的重要支撐?!駜鹊嘏c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?!褚司右藰I宜游的優質生活圈。
五、發展目標
●到2022年基本形成發展活力充沛、創新能力突出、產業結構優化、要素流動順暢、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。
●到2035年全面建成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。
六、空間布局
堅持極點帶動、軸帶支撐、輻射周邊,推動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、功能互補,進一步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,促進城鄉融合發展,構建結構科學、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。
七、重要舉措
●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,構建開放型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,集聚國際創新資源,優化創新制度和政策環境,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,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。推進“廣州-深圳-香港-澳門”科技創新走廊建設。
●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暢通對外聯系通道,提升內部聯通水平,推動形成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銜接順暢、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,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構筑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,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。
●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著力培育發展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,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,瞄準國際先進標準提高產業發展水平,促進產業優勢互補、緊密協作、聯動發展,培育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。
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,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。堅持節約優先、保護優先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,以建設美麗灣區為引領,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,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、產業結構、生產方式、生活方式,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,使大灣區天更藍、山更綠、水更清、環境更優美。
●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、文化、旅游、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,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、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。
●緊密合作共同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。深化粵港澳合作,進一步優化珠三角九市投資和營商環境,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,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市場規則體系,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,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,共創國際經濟貿易合作新優勢,為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提供有力支撐。
●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。加快推進深圳前海、廣州南沙、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,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、擴大開放、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范作用,拓展港澳發展空間,推動公共服務合作共享,引領帶動粵港澳全面合作。